《吃吃看小館》是老字號西門町江浙菜小館開開看員工出來開的,主要就是以江浙小菜及盆頭菜為主,盆頭菜就是家常菜的意思,整個廚櫃的盆頭菜看起來就是很誘人,反正《吃吃看小館》的料理都是偏重口味下飯菜色,網友是說《吃吃看小館》江浙菜的味道蠻正宗,而且價格相當的親民。
|台北西門町老字號江浙菜吃吃看小館
《吃吃看小館》是位於西門町貴陽街上,主廚林師傅和掌櫃取弄堂菜大姐原本都是另一家西門町江浙菜老店開開看的員工,開開看小館輾轉幾手之後,林師傅就自己出來開《吃吃看小館》,菜色跟料理都根原本的開開看小館差不多,也開了好久一陣子了,從捷運西門站1號出口走過來《吃吃看小館》大約是6分鐘的距離。
《吃吃看小館》中午時段就有開了,離晚餐時段中間會有餐間休息時間,《吃吃看小館》用餐環境看起來蠻懷舊的,但不算太髒,就有一種老派的家常感,一開門11點就來用餐,起初沒啥客人,等到快12點時候,所以的桌子都是坐滿滿的,生意是挺不錯的。
|吃吃看小館菜單價格
吃吃看小館菜單就是以一些江浙菜色為主,都不是大菜都是一些家常小菜,所以價格都不會太貴,幾乎都是一兩百元左右的價格,另外還有盆頭菜,也有人稱為弄堂菜,指的就是家常菜,一整排看起來很像是自助餐,第一次來都會有一點失心瘋,看著廚櫃都蠻想點的。
|吃吃看小館推薦必點黃鱔糊與辣椒鑲肉
醃蜆/辣椒鑲肉
醃蜆醃的還不錯,鹹度夠明顯又不會太死,鮮鹹的味道也相當的開胃;辣椒鑲肉是江浙經典小菜,一般會用角椒,再這邊用的是翡翠椒,主要是味道比較明顯,再來比較有後度,入口咀嚼幾口後,辣的尾韻才蠻慢慢浮上來。
酸豇豆/雪菜豆皮
酸豇豆蠻夠味,一入口就是酸味,很開胃清爽的酸度,不會讓人覺得難受,吃上一口就想扒上好幾口白飯;雪菜豆皮也是在江浙小菜裡常見的,只是雪菜的味道沒有特別突出,吃起來是比較平一些。
蔥燒鯽魚/八寶辣醬
蔥鮳鯽魚算是江浙基本功夫菜,一般來說要烤得很透,連魚骨都能吃,但上桌前服務生就有說現在鯽魚品質沒有以前好,所以魚骨沒有很透,相對來說是比較硬一些,但味道還不錯,還有一些魚卵。後來跟店員聊開,還招待一盤炒辣醬,不要看到醬字就以為是沾醬,這可算是上海家常小菜,用豆干、蝦米、筍及肉丁用辣豆瓣及甜麵醬去炒,吃起來蠻開胃的,每一口口感都不一樣。
上海菜飯
《吃吃看小館》主要就是江浙小菜,當然少不了上海菜飯,其濕氣很夠,但吃起來不會太黏糊,也有融入菜的甜味,是好吃的菜飯,然後加一點酸豇豆來吃,整個超讚的。
豆干肉絲 NT$180元
豆干肉絲的火候控的很好,吃起來有那鍋氣卻又不會讓人覺得太油或太弦,肉絲吃起來很嫩,豆干不會讓人覺得很無味,整體來說炒的相當的好。
韮菜烘蛋 NT$150元
韮菜烘蛋就蠻家常料理,韮菜還蠻提味的,蛋是比較熟一些,哥是喜歡有一點半生熟的比較像是烘蛋的嫩度。
黃鱔糊 NT$280元
黃鱔糊算是《吃吃看小館》除了嗆蟹之外必點的招牌菜,會在桌邊料理,會淋上熱油嗆蔥蒜,有一點像是台式料理的爆香,熱油一上去,整個滋滋作響香氣四溢,鱔魚吃起來很軟嫩但香氣十足,配上韭黃一起吃很夠味。
辣椒皮蛋 NT$130元
將皮蛋跺碎但不是到泥狀搭配角椒一起拌,吃起來會有一點辣度,但不是很嗆人,尾韻會有一點醋酸,也是相當的下飯的一道料理。
梅干扣肉 NT$130元
梅干扣肉倒是覺得還好,肉吃起來不算是太軟,味道上也沒有特別入味,梅干的味道算是比較重一些,還蠻好下飯的。
蒜苗臘肉 NT$280元
蒜苗臘肉炒的還不錯,臘肉鹹度有出來,蔥段跟臘肉起來就很協調,蔥段的水份讓臘肉吃起來不會過鹹,口感也是相當不錯,也是很好配酒的一道菜,但是喝酒就不要開車,開車不要喝酒。
《吃吃看小館》主要都是一些江浙小菜與盆頭菜,來這邊用餐感覺就像是在台式熱炒店一般,但《吃吃看小館》菜色是完全不一樣的,三個人點了一整桌的小菜,真的很下酒,還叫半打啤酒來喝,總共兩千初頭,扣掉酒錢大概是人均500元的消費,老實說真的不貴,如果想來試看不一樣的菜色真的可以來《吃吃看小館》。
延伸閱讀
- 富錦樹台菜香檳 敦北店|連續三年都拿到米其林一星的台菜料理餐廳用餐環境也太美了
- 阿文海鮮|看起來像熱炒店但竟然是用現流海鮮做的無菜單料理就在台北車站附近
- 麵大廚 四平店|只要點150元牛肉麵就送你豆花吃到飽真的有夠狂
- 第二好吃私房菜|竟然有人說自己是第二吃熱炒但吃過之後真的有夠讚記得點玉米雞跟豬肝
- 秦味館|在網路上有近3000則評論台北少有的陜西菜必點手撕泡饃、蒙古炸奶豆腐
- 香港九記海鮮|松江南京站連平日中午都客滿的港式餐廳大推避風塘大蝦與山楂陳醋骨
- 朧粵 Longyue|連兩年都獲得500盤肯定的台北粵菜餐廳推薦必點避風塘炒鴨架
- 蚵之鄉|松江南京站好吃的蚵仔熱炒必點超肥美的蚵魯飯與蚵仔麵線煎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