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連巷弄客家菜老字號《千采客家菜》,絕對是平價好選擇,雙連一帶還蠻有名的客家菜,雖然外觀看起來很像是民宅,可是跟你說竟然連平日中午生意都有七八分滿,來《千采客家菜》就是專點薑絲大腸、客家小炒與鹽焗雞等經典菜色,我個人還蠻喜歡魷魚螺肉蒜湯,整體來說價格都蠻平價的,而且《千采客家菜》出菜跟服務也都算不錯。
|雙連巷弄裡的客家菜千采複合式客家菜
《千采客家菜》就在中山北路的巷弄裡面,從雙連捷運站走過來約末3分鐘的距離,從巷子裡看起過去你不知道這邊會有一家餐廳,《千采客家菜》外觀看起來像是名宅真的很低調,你沒仔細看還真的不知道,營業時間分成中午跟晚上兩個時段,我們平日中午來用餐,大概就有五六桌,生意還不錯。
《千采客家菜》店內座位跟包廂都還蠻多的,想要有隱私一點的可以選擇包廂,桌型也以人數少的方桌跟人數多的圓桌,晚上人多的話記得先訂位,要包廂也要提前說,只是不知道有沒有包廂低消,然後包廂裡面還能唱卡拉OK,《千采客家菜》服務都還不錯,上菜速度真的蠻快的,有一點嚇到。
|千采複合式客家菜菜單價格
千采複合式客家菜菜單選擇還蠻多的,主要當然是以客家菜為主,但有一點是混台菜,然後菜色依肉類料理、海鮮/鮮魚類、豆腐/蛋類、鮮蔬、火鍋湯品來做分類,如果不知道怎麼點的還有客家名菜人氣料理與主廚推薦讓你參考,另外還有合菜跟桌菜的選擇。
|千采複合式客家菜推薦必點客家鹽焗雞與魷魚螺肉蒜湯
客家鹽焗雞 NT$350元
《千采複合式客家菜》客家鹽焗雞是必點招牌,算是台北最好吃的客家鹽焗雞之一,雞肉處理的相當有彈性,吃起來帶有脆感,然後皮跟肉中間會有晶凍,所以膠質感很舒服,口感相當滑順,即使不沾醬就自帶鹹香,可以搭配客家桔醬一起吃,帶有果香的酸鹹感,讓風味吃起來更有層次。
梅菜扣肉 NT$320元
來到客家菜餐廳怎麼能錯過梅菜扣肉,這也是相當下飯的一道菜色,三層肉選的不錯,處理的也很好,所以肉質吃起來完全不會感受到乾柴咬牙,肥瘦的比例剛剛好,帶有一點油脂跟口感,然後油香跟醬香還以梅干菜整個味道的交錯,讓人忍不住來一口白飯。
薑絲大腸 NT$260元
客家小炒、薑絲大腸跟鹽焗雞可謂客家菜餐廳三大必點,《千采複合式客家菜》酸勁沒有到很強烈,是比較順一點的,薑絲的感覺也是比較柔一些,吃起來相當開胃,大腸也是處理得很乾淨,不會有異味,口感相當很Q彈。
客家小炒 NT$300元
炒的醬味很進去,收汁也是收的很剛好,吃起來醬香味道很足,整個很涮嘴,鹹度是偏重一些,但很搭飯來吃,豆干的軟、魷魚的Q跟有嚼勁的肉絲搭配出來的口感很豐富,不時還以蔥段的助攻,算是很有水準的客家小炒。
炒板條 NT$120元
以120元炒板條來說份量算是多的,是蠻有誠意的,只是味道上比較淡雅一些,豬油感覺沒有下得很多,所以香氣少了一些,吃起來就比較中規中矩。
油條鮮蚵 NT$300元
油條鮮蚵做法跟外面有一點不太一樣,很多都是醬味會比較重一些,但這邊整體來說是比較清爽且清甜的,比較號專注在鮮蚵肥美吧!肥嫩的鮮蚵跟油條搭配起來口感層次還不錯。
蔥爆牛肉 NT$320 元
蔥爆牛肉炒出來的鍋氣還不錯,然後蔥的水份也還蠻明顯的,醬香都有炒進去,整個很均勻,牛肉本身吃起來軟嫩,但我覺得要再滑嫩一些,會更容易咀嚼。
金沙芋頭 NT$260元
金沙芋頭算是《千采複合式客家菜》招牌必點,吃起來相當涮嘴,沒想到芋頭條跟金沙這麼搭,炸的很剛好,芋頭吃起來外酥內軟,搭配鹹蛋的香氣,會讓人越吃越順,不論是人還是小孩都會喜歡的一道菜。
回鍋肉 NT$300元
回鍋肉根本就是下飯的聖品,每一口都能吃得到肉汁的香辣感,然後搭配高麗菜的爽脆,油感是有的,但不會太多,搭配白飯幾乎就是一碗接著一碗,之前去歐洲玩太懷念中菜,到中餐廳直接點回鍋肉,因為回鍋肉本身就會比較油,所以吃起來差異不會太大,哈哈!
魷魚螺肉蒜湯 NT$980元
魷魚螺肉蒜湯是台菜經典湯品,第一口下去整個很甘甜帶有尾韻,完全不會覺得太過油膩,然後溫潤而順口,裡面的料也是給的很多,螺肉口感很剛好,不會太韌,排骨酥也是吸滿的湯汁,整個很推!
炸銀絲卷 NT$120元
炸銀絲卷炸的有一點失誤吧!吃起來有一點乾扁,然後非常難咀嚼,看旁邊那一桌的大姐也是咬的很辛苦,我們有跟《千采複合式客家菜》反應,然後直接幫我們收回去,然後結帳也扣掉這一筆,服務上還不錯,但如果想吃好吃的炸銀絲卷,推薦侯門小館或招治飯店,吃到最後還有附水果,可以。
《千采客家菜》整體來說口味還行,就是有一半是可以接受,有一半就中規中矩,點對菜像是薑絲大腸、客家小炒、鹽焗雞金沙芋頭、魷魚螺肉蒜湯與梅菜扣肉都還蠻不錯的,只是晚上座位比較滿,建議要先訂位,台北客家菜推薦《千采客家菜》。如果覺得哥介紹的不錯,那也麻煩推薦你的口袋名單給哥吧!
評論
歡迎一起點擊星號參與評論唷!